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客观上要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。深化文旅融合,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。那么,如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?需要具备三个意识!
1.IP意识。
文化物品可以被复制,容易被替代,而文化内涵是不能被复制和替代的。有了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,就会有丰富完善的业态,独特的服务风格,饱满的品牌形象。因此,深入挖掘本项目的本土性、特色性历史文化,打造具有高度概括性、独特性的文化IP,是文化与旅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,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生存的基础。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来说,首先要摸清文化底蕴,深入系统地挖掘,将特色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旅游项目、线路、产品、服务、营销的各个环节,打造富有“中国风、书香风、乡土风”的文化旅游新形象。
2.创新意识。
它的美好时刻是有限的,而它的文化创造力是无限的。文旅融合的创新关键在于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,这些创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能够很快引起人们的注意。旅游融合要突破固有模式,聚焦新需求,依托新技术,创新新形式,大力发展“旅游+演艺”、“旅游+VR体验”、“旅游+创意消费”、“旅游+主题游乐”、“旅游+微电影”、“旅游+智能平台”等多种模式。努力实现厚重的文化内涵轻松式、现代化、国际范,以此顺应市场发展、提升旅游品质、抓住市场流量、提高受众满意度。
3.市场意识。
文融合归根结底,要实现产业落地,就要遵循市场规律。首先要考虑市场消费能力。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高,高端优质客户多,文化旅游项目可适当“春雪”“小资小贵”;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应该更生动,更优美,更通俗易懂,更经济。第二,要考虑市场承载能力。当地交通、酒店、餐饮、金融等综合服务水平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融合,不能一味求全。在一个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都不具备的地方,投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无异于“蚂蚁吞大象”。第三,要考虑全天候作战能力。季节性或短期文化旅游项目容易出现人流断裂、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要重点建设春夏秋冬、白天游玩、夜间消费等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的全天候项目,确保文化旅游融合项目能够持续吸引人气,产生效益。
结语:
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旅游是文化产品走向市场、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。从本质上讲,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产业,这种内在的、本质的联系决定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以便及时处理。从本网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