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经济常态环境下,休闲旅游成为趋势,深度旅游是常态。深度旅游是一种以追求心理愉悦体验为最终目的的体验旅游,更具深度、拓展性和精神性。它是观光后兴起的一种休闲旅游模式,是旅游者成熟消费心理的产物。那么,深度旅游是什么意思?晟景文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深度旅游!
一、深度旅游是什么意思?
深度旅游,又称深度游,与观光游、印象游相比,在这里既不是走马观花,也不是拍照游。当然,深度旅游不仅仅是时间问题,也意味着游客在做了大量的考察之后,有机会自觉、独立地接触和交流当地社会和民众,接触文化,感受历史,探索神秘,增加阅历,调理性情,提升境界。
游客可以细细品味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风情,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涉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,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。深度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放松,还可以进行新的观察和体验。
二、深度旅游的三个维度是什么?
深度旅游不仅体现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,还体现在时空概念之上的实质性内容上。这样,一个适合深度旅游的旅游区应该满足三个维度,即充足的时间、深厚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。三者缺一不可,相互依存。
1.时间延长旅游的长度。
所谓充裕的旅行时间,需要冷静的头脑,把深度旅游当成一种生活方式。至于时间,我们常说“时间就是效益”,但至于深度旅游,时间对于游客来说应该不是一个迫切的要素,重要的是慢下来休养生息。它的效益体现在修养上,修养是精神的、后发的、长远的。
深度旅游可以将收益增长从加法变为乘法,即收益在票据之外生成。对于旅游区来说,门票不如座位,座位不如床。当然,门票只是指门票。门票和休闲游客的乐趣不同,至少是加起来的。无限旅行对游客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释放。座位是供游客在游览期间停下来休息,坐下来吃喝玩乐的。床是指暂时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家来住和对待,这不仅仅是一种旅游体验,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,甚至是寻找一个精神的归宿。这种基于生活的旅游消费的好处可想而知。
2.空间拓展旅游的宽度。
对空间的需求很大。对于旅游空间来说,存在着跨界联合、区域联合和全球旅游的问题。就产业而言,是景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。对于旅游区来说,在景区承载能力的诸多方面,既要满足空间、设施和生态的承载能力,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,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,满足游客的心理和社会承载能力。
对于跨境旅游和周边旅游,中国推进了“一带一路”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,中、俄、蒙“茶道”。对于跨区域旅游,如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、粤港澳旅游经济圈、陕西、宁夏、蒙古三省八市推动的旅游一体化等。对于全域旅游来说,比如河南栾川、陕西汉中,涉及到旅游产业+、城市+景区、城市+乡村、人+游客+商业+政府等一系列问题。
与旅游区最密切相关的是旅游线路的设计。景区内有从外部交通到内部步道的整体规划布局,要吸引和留住人。
3.内容丰富旅游的厚度。
对于旅游内容,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、独特的产品体系,其中涉及到更多的“吃、住、行、买、娱”的项目和活动,以及“商、教、学、闲、情、新奇”的旅游元素和拓展元素。只有旅游项目的内容丰富多样,游客才能有更多有趣的体验和品味。
在此基础上,有必要解决旅游内容的硬件和软件。硬件体现在旅游景区的精心设计和建设,以及旅游设施的完善和创新利用。软件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站点的交互体验上。活动和项目应最大限度地调动游客的感官。活动程序越复杂,体验内容越丰富,参与面越广,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。
深度旅游内容体验可以总结为:观光为王、度假为王、休闲为王、娱乐为王、互动为王、生态为王、游乐为王、保健为王、产品为王、产业为王。
武夷山深度旅游福建如火如荼,可以借鉴。武夷山的做法是启动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,跳出过去单纯的旅游、娱乐、休闲、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,主要推进水体验、银发健康、健康运动、文化时尚、生态居住五大主体功能,打造集“游、玩、食、住、养、会、学”为一体,集禅修文化、高端医疗、文化传播教育为一体的高端健康旅游产品。
晟景文旅结语:深度旅游在中国方兴未艾,远未达到巅峰。目前中国人的旅游目的仍然以休闲放松为主,深度旅游只是少数行为。但是,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深度旅游将会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,深度旅游必将迎来它的春天!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以便及时处理。从本网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