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国启动乡村振兴战略以来,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政策,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。目前,许多农村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变化。美丽乡村建设,重建农村生产发展的要素,因地制宜,调配人、财、物等。到农村合适的地方,并把它们与农村丰富的资源结合起来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那么,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是什么?体现在六个方面!
1.科学编制规划。
美乡村建设需要科学的指导,需要有计划、有步骤、有组织的推进。因此,打造一个美丽的乡村,应该委托专业的旅游规划机构制定规划,同时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的意见,提高规划的科学性、民主性和可行性。按照“山美水美环境美、吃美住美生活美、穿美话美心灵美”的要求,科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细化区域内的生产、生活和服务。
2.保护乡村文化。
美乡村建设要从保护入手,坚持整体保护、均衡发展、活态传承、合理利用、政府引导、村民参与的原则,保护好青山绿水、蓝天白云、乡土风味。漂亮乡村在创作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乡村文化保护和挖掘。要调查收集农业生产生活的民俗文化,重点调查二十四节气、民歌谚语、农民艺术、传统手工艺技能、象征性民俗活动、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礼仪、农业文化遗产等,并进行深入挖掘、追溯和整理,修复乡村文化延续的断层,研究传统农耕。
3.培养良的乡风。
美乡村在关注外在美的同时,更要关注内在美。文明是美的内在美乡村也是美的灵魂乡村。因此,营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。乡村文明建设要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,以服务人民、发展为主题,以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,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,以解决损害乡村文明形象的问题为重点,以办实事、为民办好事为重点,以加强党员基层干部道德实践和树立先进典型为切入点。继承优良传统和好的经验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人民道德实践活动的规律,不断创新方式方法,从具体的事情和行为入手,不注重细节,做深做实,持之以恒,使人们在道德实践中教育自己、约束自己、提高自己。
4.整治乡村环境。
乡村环境卫生的好坏,会体现当地的乡风、村风、民风,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。因此,加强乡村环境修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。乡村环境整治主要靠乡村基层组织,农民就是力量。乡村长期坚持环境整治很重要,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保障。首先是投资保障机制。建立以公共财政保障为主,群众集资、投劳为辅,社会各界捐赠为补充的投入体系。二是长效管理机制。将环境卫生的维护管理写入村规民约,探索建立有偿服务机制,对恶意破坏环境者进行劝导甚至惩罚,逐步建立引导但不放纵、负责任、不管的乡村垃圾管理机制。第三是考核机制。突出行政评价,将乡村环境整治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评估框架,形成区县(市)、乡镇、村相互学习赶超的浓厚氛围;注重舆论监督和评价,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优势,促进问题解决;实施群众自评,探索建立自治模式,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常态化。
5.选择乡村核心。
美丽乡村建设除了科学的规划和保障措施,还要有相应的核心,这样才能大力推进,落实到位。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备选方案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、乡村旅游、农业旅游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等。通过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开发,创建了中国美女乡村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,农家式乡村会变得更加美好。并且未来10年,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中国乡村的热点,旅游、文化、休闲相结合的新型小城镇建设也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核心。
6.因地制宜发展。
坚持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。针对发展基础、人口规模、资源禀赋、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,加强分类指导,鼓励基层探索创新,因地制宜,因村制宜,防止机械照搬和“一刀切”。中心村建设将由省、市、县三级推进。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阶段农村实际,合理确定建设任务,科学有序推进建设。我们不仅会尽力而为,也会量力而行。不拆大规模建筑,不贪洋物,努力打造一批各种类型、各种风格的漂亮乡村。
结语:
美丽乡村建设,需要把握乡村的演变规律,逐步规划引导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聚集。将村庄按照集聚提升、特色保护、城郊结合、搬迁合并、其他类别划分为自然村。选择人口多、经济基础好、设施完善、交通便利、用地条件好、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培育成中心村,确保配建集散点的中心村成为农村人口永久居住区。在原有中心村布局的基础上,引导人口较多的行政村,培育建设新的中心村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以便及时处理。从本网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!